德國庫伯勒KUBLER旋轉編碼器原理特點德國庫伯勒KUBLER旋轉編碼器是集光機電技術於一體的速度位移傳感器。增量式增量式編碼器軸旋轉時,有相應的相位輸出。其旋轉方向的判別和脈衝數量的增減,需借助後部的判向電路和計數器來實現。其計數起點可任意設定,並可實現多圈的無限累加和測量。還可以把每轉發出一個脈衝的Z信號,作為參考機械零位。當脈衝已固定,而需要提高分辨率時,可利用帶90度相位差A,B的兩路信號,對原脈衝數進行倍頻。值值編碼器軸旋轉器時,有與位置一一對應的代碼(二進製,BCD碼等)輸出,從代碼大小的變更即可判別正反方向和位移所處的位置,而無需判向電路。它有一個零位代碼,當停電或關機後再開機重新測量時,仍可準確地讀出停電或關機位置地代碼,並準確地找到零位代碼。一般情況下值編碼器的測量範圍為0~360度,但特殊型號也可實現多圈測量。正弦波正弦波編碼器也屬於增量式編碼器,主要的區別在於輸出信號是正弦波模擬量信號,而不是數字量信號。它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滿足電氣領域的需要-用作電動機的反饋檢測元件。在與其它係統相比的基礎上,人們需要提高動態特性時可以采用這種編碼器。為了保證良好的電機控製性能,編碼器的反饋信號必須能夠提供大量的脈衝,尤其是在轉速很低的時候,采用傳統的增量式編碼器產生大量的脈衝,從許多方麵來看都有問題,當電機高速旋轉(6000rpm)時,傳輸和處理數字信號是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處理給伺服電機的信號所需帶寬(例如編碼器每轉脈衝為10000)將很容易地超過MHz門限;而另一方麵采用模擬信號大大減少了上述麻煩,並有能力模擬編碼器的大量脈衝。這要感謝正弦和餘弦信號的內插法,它為旋轉角度提供了計算方法。這種方法可以獲得基本正弦的高倍增加,例如可從每轉1024個正弦波編碼器中,獲得每轉超過1000,000個脈衝。接受此信號所需的帶寬隻要稍許大於100KHz即已足夠。內插倍頻需由二次係統完成。德國庫伯勒KUBLER旋轉編碼器常用術語輸出脈衝數/轉德國庫伯勒KUBLER旋轉編碼器轉一圈所輸出的脈衝數發,對於光學式德國庫伯勒KUBLER旋轉編碼器,通常與德國庫伯勒KUBLER旋轉編碼器內部的光柵的槽數相同(也可在電路上使輸出脈衝數增加到槽數的2倍4倍)。分辨率分辨率表示德國庫伯勒KUBLER旋轉編碼器的主軸旋轉一周,讀出位置數據的zui大等分數。值型不以脈衝形式輸出,而以代碼形式表示當前主軸位置(角度)。與增量型不同,相當於增量型的“輸出脈衝/轉” 。光柵光學式德國庫伯勒KUBLER旋轉編碼器,其光柵有金屬和玻璃兩種。如是金屬製的,開有通光孔槽;如是玻璃製的,是在玻璃表麵塗了一層遮光膜,在此上麵沒有透明線條(槽)。槽數少的場合,可在金屬圓盤上用衝床加工或腐蝕法開槽。在耐衝擊型編碼器上使用了金屬的光柵,它與金屬製的光柵相比不耐衝擊,因此在使用上請注意,不要將衝擊直接施加於編碼器上。zui大響應頻率是在1秒內能響應的zui大脈衝數(例:zui大響應頻率為2KHz,即1秒內可響應2000個脈衝)德國庫伯勒KUBLER旋轉編碼器公式如下:zui大響應轉速(rpm)/60×(脈衝數/轉)=輸出頻率Hzzui大響應轉速是可響應的zui高轉速,在此轉速下發生的脈衝可響應公式如下:zui大響應頻率(Hz)/ (脈衝數/轉)×60=軸的轉速rpm輸出波形輸出脈衝(信號)的波形。輸出信號相位差二相輸出時,二個輸出脈衝波形的相對的的時間差。輸出電壓指輸出脈衝的電壓。輸出電壓會因輸出電流的變化而有所變化。各係列的輸出電壓請參照輸出電流特性圖起動轉矩使處於靜止狀態的編碼器軸旋轉必要的力矩。一般情況下運轉中的力矩要比起動力矩小。軸允許負荷表示可加在軸上的zui大負荷,有徑向和軸向負荷兩種。徑向負荷對於軸來說,是垂直方向的,受力與偏心偏角等有關;軸向負荷對軸來說,是水平方向的,受力與推拉軸的力有關。這兩個力的大小影響軸的機械壽命軸慣性力矩該值表示旋轉軸的慣量和對轉速變化的阻力轉速該速度指示編碼器的機械載荷限製。如果超出該限製,將對軸承使用壽命產生負麵影響,另外信號也可能中斷。格雷碼格雷碼是數據,因為是單元距離和循環碼,所以很安全。每步隻有一位變化。數據處理時,格雷碼須轉化成二進製碼。工作電流指通道允許的負載電流。工作溫度參數表中提到的數據和公差,在此溫度範圍內是保證的。如果稍高或稍低,編碼器不會損壞。當恢複工作溫度又能達到技術規範工作電壓編碼器的供電電壓
中級會員
第15年